第0823章 孤拔再战基隆
1884年8月29日,孤拔率舰队成功脱出闽江口,当日抵妈祖澳,与利士比舰队会师休整,两舰队合并。
法国海军部将利士比的“中国日本”与孤拔的“东京湾”分舰队正式合成:法国远东舰队。
司令:孤拔海军中将,
副司令:利士比海军少将。
法远东舰队,大小舰船共计56艘,舷号如下:
一、5艘铁甲舰
巴雅Bayard,旗舰
阿塔朗特Atalanta,
胜利Victerieuse,
拉加利桑尼亚La Galissonniere、
凯旋Triomphante
二、21艘巡洋舰
一级巡洋舰3:
狄尔昔Tilsitt,
图尔维尔tourville,
杜居士路因Duguay-Trouin。
二级巡洋舰11:
费勒斯Villars,
马贡Marengo,
拉佩鲁斯Laperouse,
德斯丹号d-Estaing,
普利莫盖号、罗兰号、奈伊号,
尚普兰号、雷诺堡号,
里戈德热努伊号、尖兵号。
三级巡洋舰6:
凯尔盖朗号、迪夏福号,
凯圣号、窝尓达号,
阿米林号Hamelin、黎峨号。
辅助巡洋舰1:刚毅堡号。
三、22艘战列舰
野猫Lynx、 蝮蛇Vipere,
美洲豹号、羚羊Antilope,
豹子Leopard、阿斯必克Aspic,
精灵号、慧星号,
鲁汀号、斗拉克Drac,
突袭Surprise、军乐Fanfare,
土耳其弯刀Yatagan、弓手号,
马枪Mousqueton、大斧Hache,
标枪号Javeline、短枪Carabine,
马苏Massue、Harpon,
Sagaie、锦葵Mauve。
四、8艘其他舰船
通讯舰1:
巴斯瓦尔Parseval。
一级运输舰3:
安南人/阿那米特号,
东京号、梭尼Saone。
鱼雷艇4:
44号 、45号 、46号、50号。
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:
1、这魚雷艇怎么越打越多了,比马尾时还多出了2艘。
2、原来,孤拔的旗舰是巴雅号Bayard,不是伏尔他,只为进福州才临时换乘浅水舰。
3、这份56艘舰队名单,当是法国在中国和日本海域的舰船总量,应包括驻中日两国的领事官船,进入福州的仅区区10艘、铁甲舰1艘。
4、尽管利士比的基隆初战打得不怎么样,实际能用的铁甲大舰远比孤拔在福州时多,实力更大。
5、法军舰队合并后,进攻基隆、沪尾今淡水的战役,仍用不了这么多战舰,因为合并后的舰队步兵还是那600+300人,就是登陆任何地方也得冒险巧用。
好吧,法军在妈祖澳休整了一个月,9月底,再次开进台湾,同时进攻基隆和沪尾,拉开了台湾战役的帷幕。
基隆本名鸡笼,因地形得名,基隆河流及其3条支流由南向北注入东海,入海之前冲积出群山之间的一大平阳腹地,所以基隆港并不在出海口边,而是深入在群山中,冬暖夏凉,气候宜人。
基隆港位于台岛东北角,与侧后正北的海滨城沪尾、身后陆上的台湾府城今台北,呈铁三角架势。
法军最熟悉的是基隆地形,所以总是拿封锁基隆港出气,只要在真正的出海口子放上1艘战舰就行了,在应对基隆、沪尾、府城三处中最容易。
但这次不同,孤拔是铁了心要拿下基隆城,还要拿八斗子的基隆煤矿,是真要质地或租借基隆城,而不是连陆都不敢登的福州城。
孤拔远东舰队,兵分2路,自带一路配步兵600人,进攻基隆,利士比带另一路配步兵300人,攻侧后的沪尾,均须登陆作战。
这架势,无疑是冲着兜底府城来的,胃口极大,前所未有。
1884年10月1日,孤拔率1路舰队再次攻打基隆,战术与8月初利士比基本无异——两两夹击大二沙湾炮台,掩护舰队直入港口。
刘铭传接战孤拔,战术动作也与上次无异,先是撤退躲避舰队炮火杀伤,但刚转入市街山后待机就接报——法军在沪尾开战登陆了!
从沪尾可以直接杀入府城,更何况基隆侧背,所以刘铭传下令全军撤退,增援沪尾。
总兵曹志忠、章高元、苏得胜、邓长安等部将,都旧戏重演立功心切,接令后纷纷跪求:死守基隆。
刘铭传久经战阵,厉声呵斥道:“基隆障目,不见府城。吾意已决,违令者斩。”说罢拔出佩刀,砍去案头一角,以示军威。
一众将领只好爬起,率队向沪尾城下疾驰。
孤拔一直炮击到内港,再没见到守军开炮还击,自以为得计,派步兵上岸,真没人,爬城还是如此,于是下令弃舰上岸,结果梦想成真,真就顺利占据了基隆城港。
这只是孤拔计划的第一步,还有基隆煤矿需要真占领,第二步就相当纠结了!
因为基隆港在基隆河南岸,基隆煤矿八斗子不在南岸,在北岸,还有12里山地。
也就是,一河两山三道坎子,就孤拔这600步兵,过河上岸应没有问题,但要在纯山地中突进两道坎子并守住,真是个问题。
虽然刘铭传部清兵是撤走了,但配合他作战的当地土兵却没走,全都在河北山中等着他呢!
为什么孤拔一定要占领八斗子煤矿呢?据说是法军会计已经评估过基隆煤矿了——就算中国不赔军费,只要霸上这煤矿就值了,引文如下:
“在所有的担保中,台湾是最良好的、选择得最适当的、最容易守、守起来又是最不费钱的担保品....
“基隆和淡水两港的商业动态,在1879年为88000吨一一商船294艘,及帆船1937只。对外贸易的价值于1880年达26,868,000佛郎。”
